新加坡

人气 7570   2011-11-17 16:03

李光耀是个非常厉害的人,尼克松曾说李光耀是他见过的最有能力的领袖之一。这句话绝非虚言。他不单一手创立了新加坡,还创立了东南亚华人,也许是全世界华人最大的经济体。这一点,也许国人没有几个能了解。

1974年,李光耀创立了淡马锡控股公司,该公司掌控了包括新加坡电信、新加坡航空、星展银行、新加坡地铁、新加坡港口、海皇航运、新加坡电力、吉宝集团和莱佛士饭店等几乎所有新加坡最重要、营业额最大的企业,曾有国外媒体估算,淡马锡控股所持有的股票市价占到整个新加坡股票市场的47%,可以说是几乎主宰了新加坡的经济命脉。但事实远不止此。

1,新加坡电信100%控股澳大利亚第二大电信公司Optus。还控股印度Bharti 30.5%,印尼Telomsel35.5%,泰国AIS 21.4%,菲律宾Globe Telecom 44.5%,孟加拉电信45%。三年前和李嘉诚的老二李泽楷竞争香港电信,在中国政府干预下失败。

2,新加坡航空的服务世界排名第一,同时控股新西兰航空公司。

3,新加坡港务局集装箱年吞吐量2006年达到22百万,连续十年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香港,可以对比的是八年前它的吞吐量是一千五百万,而当时排名第三的高雄,只有六百万。

4,星展银行是新加坡最大的银行之一,控股印度的ICICI银行。可以对比的是,外界认为的新加坡首富黄庆昌的大华银行,两年前也差点被星展银行收购。

吉宝集团,其旗下吉宝船厂,占有有世界近海船台市场的80%。而旗下的吉宝置业,现在是中国最大的地产商之一。

6,特许半导体,世界第三大晶元制造厂商,从成立之初就开始赔钱,只有2006年才微有盈利,2007年可能还要赔钱,但该厂从不裁人,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地投钱。李光耀坚持的原因很简单,只要它能跟踪世界最先进的半导体技术工艺就行。目前,它的半导体加工工艺号称只落后英特尔半年。李光耀的这一思想和眼光,比从刘少奇到赵紫阳等人要高明地多。这些公司,都是李光耀一手创立的。

2003年,淡马锡控股回报率达46%。2004年,其总资产达到900亿美元,和GE相当。可以对比的是,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五国中华人银行及其他金融公司的资产数约为500亿美元,(计有:泰国的以盘谷银行的陈弼臣、泰华农民银行的伍班超、大城银行的李木川、京华银行的郑午楼等四大金融集团为中心的11家华资银行,其分支机构超过了1000家,是实力最强的海外华人金融集团。印度尼西亚林绍良的沙林集团和李文正的力宝集团所合办的中央亚细亚银行,拥有资本4130亿盾;李文明、李文光的泛印集团,拥有资本3279亿盾。新加坡以郭芳枫、郭令灿的丰隆集团和李成义集团为代表的13家华人银行,其国外分行达84个,其中李成义集团的华侨银行资产额达28.4亿美元。菲律宾的13家华资银行,其分行超过300家,资产总额为49238百万比索。以及马来西亚的李光前、李成伟的南益集团,黄庆昌的大华银行集团等等。其中陈弼臣、林绍良、李成义、郭芳枫,郭令灿等金融集团的资产数都超过10亿美元。)

2002年李显龙之妻何晶被任命为淡马锡控股公司CEO,李光耀则专任自己1981年建立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overnmentof Singapore InvestmentCorp.简称GIC)的董事长。GIC目前管理的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约1730亿新元),它的投资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2000多间上市及未上市公司。其中北美占50%、欧洲占25%,东亚及东南亚占25%。GIC于1995年即进入中国大陆,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发起股东之一。在台湾,GIC也是其QFII(合资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史上最大的投资人之一。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1月,GIC购得台湾《蘋果日報》主要股份。

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新加坡建有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初加工中心,运往远东的石油,都要在这里初加工后再运往目的地。

所以,新加坡人的生活环境,在李光耀的安排下,还是很优越的,至少工作机会非常充足:新加坡现有公民和绿卡约330万人,另外还有约120万外来打工者。而在新加坡,和西方国家一样,只要有点学历有份工作,买房养车养小孩是没有问题的,虽然在前两个消费上,政府都会刮走一大笔油水。

对比香港,香港这半个世纪以来的富裕,大半是靠当中国的窗口挣的代理费和贸易费,而香港的大半富豪,都是靠香港的房地产发财,其结果除了造就几个富豪之外,绝大多数香港人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生活变得压力重重,只能蜗居在鸽笼大的房子里当房奴。很讽刺的是,现在香港人的就业,有近一半是靠大陆来的中资公司提供。客观的说,香港已经没有什么竞争力了,只不过大多数香港人还看不到这一点,还在很无知的为很虚无缥缈的所谓投票权愤愤不平。本来,香港可以借港币作为人民币窗口的特殊作用向金融中心发展,但对着一半还有身份认同危机的香港人,北京政府可能会很无奈地丢掉这个想法,看看李泽楷父子在香港电信的买卖上的表现就明白了。李嘉诚应该可以算传统华人,而从小在美国读书的李泽楷,已经是海峡华人了。从新港两地竞争力的发展上来看,李光耀个人的成就,要远远超出香港以李嘉诚为首的所有香港精英。

但是,新加坡的致命弱点,也在于李光耀。正如诸葛亮一手缔造了蜀国,却后继乏人一样,新加坡的危机,就在于,李光耀之后怎么办?

很高兴很多坛友这么关注本文。也很感激各位的鼓励。写作本文的本意,就是为了希望提供各位对于东南亚华人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关注的一点参考。本文试图回答各位所有对于东南亚华人,新加坡,马来,印尼等的疑问,因为很显然,很多国人,包括国内的媒体和政府,对这里并不是非常了解。随着中国的复兴,东南亚显然可以作为中国扩张的腹地,而在东南亚经济中占垄断地位的东南亚华人,则在中国-东盟关系中要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明白了他们这五十年来的心理变迁,才不会在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做出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行为。

另外,我想本坛很多网友现在或在可以看到的未来,也将面对海外传统华人共同的问题:如何避免自己的下一代成为海峡华人?把海峡华人的概念广义化,大多数ABC应该都属于这个范畴。当然,和通常意义上的ABC不同,海峡华人对于中国来说,还有另一个非常负面的影响,本文后文将会提到这个问题。

感谢wildkite网友提供的补充,我会在以后的修改版里加入,也希望所有朋友能指出文中数据的错误和遗漏。也很欢迎无为网友的批评。但同时也希望各位能从文中的措辞中了解本人真正的立场和观点。

由于时间有限,本文是仓促写就,所以也希望各位都能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作者可以在后续章节中加入能回答这些问题的信息。很高兴能看到本文能为各位对于东南亚华人的看法提供一些具体的信息参照,能有这个效果,这几天的空闲时间就算没有被浪费。

国内的媒体常提到李光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他是“退而不休”,而国内的媒体的反应只是感慨其工作的热情而已,可能很少人明白这句话后面的意思。

1990年,李光耀决定让出总理一职,让位给一个接班人,自己则任了个新职务叫“资政”。在国人和外界看来,这似乎是个顾问之类的头衔,和台北的“总统府国策顾问”差不多。当时他挑选的接班人叫陈庆炎,任当时的国防部长,此人的性格很像李光耀,性格很强悍,当时李光耀的大多数手下:国会议员和部长们,都不喜欢此人。在投票时,大多数人都投给了性格随和,人缘很好的吴作栋。李光耀对投票结果很不满意,于是进行第二次投票,结果和第一次一样,李只好让吴作栋来做总理。而吴作栋刚上任时,很不能上台面,在镜头面前很不自然,也不会讲话。于是李找人专门对他做了三个月的礼仪培训,然后吴就变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样子,风度翩翩,举止得体。对此,一个不会说中文的新加坡老人评论说:世界上什么行业都难做,只有新加坡的总理最好当。

讲这句话的时候是在2002年,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吴不需要担心任何事,因为要做任何事,说任何话,都有一个人帮他决定了,他只需要在台上表演一下而已。另一个意思是,吴只是新加坡版的严家淦,蒋经国翅膀硬了,他就该下来了。2004年八月,在所有人的意料中,李显龙就任新加坡总理。

2005年7月,发生了一件很小的事情:淡马锡控股旗下的新加坡航空的飞行员协会因为不满管理层对其工资的削减,决定罢工。其时,李光耀已经专任GIC的董事长,专门负责海外的资产。儿媳何晶是淡马锡的CEO,李显龙任总理已有一年,而其之前长期担任部长的财政部,是淡马锡控股100%的控股股东。

之所以要强调这些关系,是因为在飞行员协会威胁罢工之时,发生了外界很疑惑但对新加坡人很正常的事:李光耀跳出来发表强硬讲话。他很简单的告诉那些飞行员:所有和政府对抗的行为都不会有好下场。

事情就这样解决了。但这件事也说明了一点,非典期间吴的言论,李显龙就职前对台湾的访问,其实他们都是只是奉命行事。

对比一下小说教父里的表现,教父的老三麦克在接任教父后的第一次会议上对手下布置任务,老教父也列席,但一言不发。会后他的两个老部下找到他,说对麦克的决定有意见。老教父的回答是:那是新教父麦克的决定,所有人包括他本人,都必须无条件服从。

由此看来,李光耀在接班问题上,似乎要走诸葛亮的老路。而新加坡人,这个他一手教育培养出来的东南亚海峡华人群体,可以在他之后安全平稳地按照他的安排的方向走下去吗?

  关注度: 7570   Baidu: 12   360: 0   Google: 0   其他: 9

推荐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
新加坡中文站 | 添加收藏 联系方式见首页
本站绝大部分内容是编辑编撰的原创性文章,有少量转载,如有涉及到虚假、侵权、违法等信息,请联系我们。
版权保护:本站原创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的版权均属本站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